拼音:jiè | 简体部首:田 | 总笔画:9 | 笔顺:竖,横折,横,竖,横,撇,捺,撇,竖 |
基本解释
1. 边境,一个区域的边限 :~石(标志地界的石碑或石块)。~标。~址。~线(a.两个地区分界的线;b.不同事物的分界;c.某些事物的边缘)。~限(a.不同事物的分界;b.尽头处,限度)。地~。
2. 范围 :眼~。世~。自然~。
3. 按职业或性别等所划的人群范围 :教育~。科学~。各~人士。
4. 指大自然中动物、植物、矿物等的最大的类别 :无机~。有机~。
5. 地层系统分类的最高一级,相当于地质年代中的“代”。“界”以下为“系”。
相关词汇
组词 界限 外界 世界 边界 境界 界别 国界 下界 政界 界桩
同音字 解 疥 借 唶 徣 魪 堺 蚧 衸 价
同部首 畩 甾 疀 畜 甹 畺 畫 留 畱 甶
同笔画 垚 度 俞 昶 冠 笃 昱 差 垣 信
界的四字成语
大开眼界 清平世界 花花世界 极乐世界 大千世界 楚界汉河 放眼世界 河沙世界 登界游方 花锦世界 此界彼疆 此疆尔界 不间不界 半间半界半间不界
界字相关古诗
得道多助,失道寡助
先秦: 孟子及其弟子
天时不如地利,地利不如人和。
三里之城,七里之郭,环而攻之而不胜。夫环而攻之,必有得天时者矣;然而不胜者,是天时不如地利也。
城非不高也,池非不深也,兵革非不坚利也,米粟非不多也;委而去之,是地利不如人和也。
故曰:域民不以封疆之界,固国不以山溪之险,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。得道者多助,失道者寡助。寡助之至,亲戚畔之;多助之至,天下顺之。以天下之所顺,攻亲戚之所畔,故君子有不战,战必胜矣。
念奴娇·过洞庭
宋代: 张孝祥
洞庭青草,近中秋,更无一点风色。玉界琼田三万顷,着我扁舟一叶。素月分辉,明河共影,表里俱澄澈。悠然心会,妙处难与君说。
应念岭表经年,孤光自照,肝胆皆冰雪。短发萧骚襟袖冷,稳泛沧浪空阔。尽挹西江,细斟北斗,万象为宾客。扣舷独啸,不知今夕何夕。
水调歌头·重上井冈山
近现代: 毛泽东
久有凌云志,重上井冈山。千里来寻故地,旧貌变新颜。到处莺歌燕舞,更有潺潺流水,高路入云端。过了黄洋界,险处不须看。
风雷动,旌旗奋,是人寰。三十八年过去,弹指一挥间。可上九天揽月,可下五洋捉鳖,谈笑凯歌还。世上无难事,只要肯登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