靁
基本解释:
靁 léi
亦作"雷",雷字的异体字。靁是笔画数较多的汉字。其音、字、意皆同雷,即léi。在《玉篇》、《诗·召南》、《释文》和《楚辞·九歌》等文中皆有出现。
靁的古字
靁的古字是笔画(128画)最多的字,如下图:
总计:16个"田"字,8个"回"字。
靁的古字极为对称,很能证明祖先们的审美情趣。
(象形。甲骨文,中间象闪电,圆圈和小点表示雷声。整个字形象雷声和闪电相伴而作。小篆变成了会意字,从雨,下象雷声相连之形,表示打雷下雨。本义:云层放电时发出的巨响)
同本义
靁,阴阳薄动,靁雨生物者也。――《说文》
阴阳合为雷。――《春秋·玄命苞》
雷者,阴中之阳也。――《白虎通》
仲春,雷乃发声,仲秋,雷始收声。――《礼记·月令》
雷以动之,风以散之,雨以润之。――《易·说卦》
阴阳相薄为雷。――《淮南子·坠形》
天下应之如雷霆。――《荀子·儒效》
如雷如霆,徐方震惊。――《诗·大雅·常武》峭壁雷léi
⒈云层放电时发出的巨响:~声。~电交加。[雷霆]霹雳,震耳的雷声:~霆万钧。〈喻〉大怒:大发~霆。[雷同]打雷时,许多东西同时响应。〈喻〉随声附和或不该相同的却相同:两份答卷~同。
⒉一类爆炸性的武器:地~。鱼~。
⒊[雷达]〈外〉意义为无线电侦察和定位。一般指利用无线电波进行探测的装置。使用雷达不受气候条件的影响,它广泛用于军事、天文、气象、航海、航空等方面。
雷lèi
1.通"擂"。
2.通"礧"。古时作战用以击敌之石块。